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法治中国研究文库》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丛书》
·医学专著系列
·《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文丛
·《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丛书》
·《金融智库丛书》
 
    中国出版集团属国家级大型出版发行机构,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接受中央宣传部的领导、新闻出版总署的行业管理和财政部对其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阅读、写作、翻译相结合的文学翻译教学》
《复句研究评论集:全2册》
《现代日语句式研究》
《乐感从哪里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研究》
《易行领导力:〈周易〉中的领导智慧》
所在位置:首页 >> 读书评论 
《文学创作论》编后记
宋 焱   2013-03-26

《文学创作论》编后记

 

    人生需要诗性,犹如婴儿需要母乳,草地需要阳光雨露。没有诗性照耀的人生是灰暗的,没有诗性浇灌的心灵是枯燥的。文学犹如甘露滋润着诗意的心。没有文学的世界是一片干涸的沙漠,是一只断翅的雄鹰,是一段没有色彩的旅行。拥有文学,人们就拥有了清泉和绿洲,拥有了腾空万里的壮志。人们将写作技巧谙熟于心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湖北民族学院柳倩月教授所撰《文学创作论》一书的问世无疑是文艺理论界的一朵奇葩,她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馈赠了一份厚礼!愿借柳教授的亲切诚实的语言,生动盎然的诗意和宁静柔韧的美感铺就的小径,引领我们走进诗意栖居之地!

    《文学创作论》一书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学创作这种精神活动的基本原理及规律、思维方式、代表性文学文体的创作原则及基本技法等进行系统的论述。它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①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介绍文学创作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主要原则。②文学创作规律论。分析文学创作基本过程的双重飞跃规律及不同阶段的思维原理。③文学创作客体论和主体论。深入阐释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原理及意义,分析创作主体的智能结构、必备能力、基本素养要求兼及读者的意义等。④文学创作文体论。介绍主要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文学剧本创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技法。⑤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创作特点、形式、类型等进行研究。柳教授说,虽然她不无繁琐地搬出了很多的原理、规则、方法,但她不满足于这种枯燥的说教,而更愿意尝试着用一种平易近人的笔法,来讲述一个个与文学创作有关的故事。例如,柳教授论及文学剧本创作技法时谈到了“巧设悬念”,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她以影片《蝴蝶梦》为例加以说明——“整个故事在缓慢的节奏中展开,时不时插入奇笔,在场面调度上出其不意,吓人一跳。丹佛斯太太的出场常常不期而至,令人害怕,这就是悬念。”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亲身体悟相结合能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柳教授为这本书的结构做了精心设计,除了主体部分的十章之外,她以一篇《创造自己的森林》作为开篇导言,又以一篇《追梦的小草,根向大地,叶向太阳》作为后记,前者意在将读者引入文学创造的神秘之境,后者意在讲述自己的文学经历,鼓励爱好文学的人要敢于为梦想而立志。附录的《我的鄂西南》是一组与家乡恩施有关的散文,意在倡导创作原理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并暗示,一个文学创作者,应将自己的文学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养育了自己的土地上。

《文学创作论》一书的笔调清新而活泼。教授怀有一颗诗意的心,尽情地洋洋洒洒,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低吟,没有虚假的脂粉味,而是文化人一腔痴痴的情怀。这语言,看似淡泊,像清水潺潺,晶莹小珠落玉盘,蕴意却非常深刻。读她的书,最适合一个人躲在安静的角落里,安静地看这些文字,然后思考其中的奥妙,每当有所体悟,都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例如,她在附录的散文《栗子熟了》一文中写道:“那应该是在尚有余烬的柴火灶膛里丢一把带壳的栗子,听到它们‘噼噼啪啪’炸裂的声音后再刨出来,一边拍着灰,一边烫乎乎地吃,那香、那甜,简直令人欲罢不能。当然,我最常做的是用棍子把一个个乒乓球般大小的毛球从床下拨出来,然后猛踩毛球们,令人馋涎欲滴的栗子肉就会从裂开的毛壳中跳出来,我会直接把掉到木板地面上的栗肉捡起来扔进嘴里,或者用手指一块一块地掏出来吃。正是这样的一些山野的馈赠,把处于艰苦生活中的我养得结结实实胖胖墩墩。”也许是因为教授太过敏锐的眼光,观察过的生活是如此的真实,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不得不为之动容!

文如其人。教授现为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文艺学硕士生导师。她获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博士生,先后师从王济民和陈水云教授;主讲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宗教与文学、文学人类学导论等课程。教授现已出版专著两部,教材一部,参编著作两部,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湖北省文艺学学会、恩施州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并担任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版主、恩施新闻网文化恩施论坛版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授取得今天的硕果与她数十年来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的耕耘密不可分。在编校《文学创作论》一书的过程中,我被她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打动。我清楚地记得:封面设计时,教授对封面网纹的布局反复检查,不断提出修改意见,直到达到最终的审美效果。我们曾一起探讨封面暗影绿叶的大小及布局,不断改变叶子的形状、不断地更改位置,最终决定将它放在书名下方,稳稳地托住“柳倩月著”四个大字。终审前的一次检查,教授打出纸稿,连夜坐火车赶往武汉。第二天清晨,我拿着她亲手交的稿件,翻看着修改痕迹,大到标题层级、文章大意,小到一个标点、一个文字。从柳教授熬得通红的眼睛我知晓:她又通宵了。我无言以对,只感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感觉到了这稿件的分量,沉甸甸的。

这部浸润着教授“为文之用心”的专著《文学创作论》终于出炉了,这是文艺理论界的骄傲,更是恩施儿女的骄傲。我真挚地祝福柳教授在文学之峰上越攀越高,在学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文学创作论》
©  2008-2010 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市陆叁玖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1009151号
学术出版中心地址:武汉市书城路文秀街10号中石大厦A楼1号门6A层 网站:www.sjxscb.com 电话:027—86642699 Email:sjxscb@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