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学界要闻
 
书评二:《高科技时代社会发展
书评一:《高科技时代社会发展
序《现代汉语语用调查与教学研
求学之方与治学之道——评《邢
总序:《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智库
多面的诉求与单维的指向——述
当景观遇上网络——评林瑛《网
 
《阅读、写作、翻译相结合的文学翻译教学》
《复句研究评论集:全2册》
《现代日语句式研究》
《乐感从哪里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研究》
《易行领导力:〈周易〉中的领导智慧》
所在位置:首页 >> 社 科 
《汉语情态助动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发布时间:2017-07-12   访问4535次:【字体: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主观性和主观化”为理论支撑,主要选取的材料是两位学者对于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研究的成果:Traugott(1982, 1989) 和Langacker(1985, 1987, 1999)。在认知-功能语言学领域,存在着两条并不矛盾的关于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线路。在历时方面,主要采用的是Traugott的理论;而在共时层面主要采用Langacker的理论,也有Traugott & Dash(2002)的理论作为补充。学界目前对汉语的情态范畴也有很多的研究,既有历时语法化的描写,也有共时展现情态特点的描写。但本书撇开了以往的对情态动词的个案研究的思路,试图以情态范畴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理论为行文的线路。在每一章节的安排当中,主要是以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为参照。汉语中对情态助动词和主观性、主观化两者结合的研究还不常见,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

目 录:

第1章 绪 论001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001

1.2 国外研究情态的现状 003

1.3 主观化和主观性理论 014

1.4 国内研究情态新进展 021

1.5 国内对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的新进展 027

1.6 本章小结 028

第2章 情态表达的主观性030

2.1 汉语中情态的多种表达手段 030

2.2 情态助动词 031

2.3 情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036

2.4 情态的主观性和非现实性 038

2.5 情态的主观性和传信性 040

2.6 情态的语义性质 044

2.7 本章小结 052

第3章 情态助动词的主观化发展规律054

3.1 情态主观化概论 054

3.2 义务义情态的主观化 058

3.3 表能力义情态的主观化 064

3.4 表意愿义情态的主观化 067

3.5 表允许义的情态的主观化 072

3.6 来源于形容词的情态的主观化 074

3.7 情态助动词的类型学演变 075

3.8 情态语义演变的机制和路线 082

3.9 本章小结 084

第4章 情态的交互主观化085

4.1 交互主观性和交互主观化理论 085

4.2 可能义的情态词发展为让步标记的交互主观化 086

4.3 情态词向话语标记的交互主观化发展 090

4.4 交互主观化的特点 095

4.5 本章小结 097

第5章 情态主观化的因素和句法后果099

5.1 情态助动词历时演变的义项 099

5.2 认识情态和根情态的诠释差异 105

5.3 情态主观化的因素 108

5.4 情态主观化带来的句法后果 120

5.5 情态助动词的数量特征和句法行为 124

5.6 本章小结 139

第6章 其他普通动词情态化的特点和规律140

6.1 情态助动词和实义动词的语法关系 140

6.2 情态助动词和心理动词 141

6.3 言语行为动词的情态化 149

6.4 言说义动词的情态化 150

6.5 计算义动词到认识情态的演变 151

6.6 等待义动词到义务义情态的演变 153

6.7 本章小结 156

第7章 特殊结构中的情态助动词158

7.1 复句中的情态助动词 158

7.2 比较句中的情态助动词 164

7.3 祈使句中的情态助动词 169

7.4 框式结构中的情态助动词 176

7.5 本章小结 180

第8章 结论和余论181

8.1 本项研究的创新 181

8.2 本项研究的回顾和总结 183

8.3 研究的遗留问题 185

参考文献190

后 记207

©  2008-2010 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市陆叁玖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1009151号
学术出版中心地址:武汉市书城路文秀街10号中石大厦A楼1号门6A层 网站:www.sjxscb.com 电话:027—86642699 Email:sjxscb@163.com   [网站管理]